優惠活動 最新消息 購物車 訂單查詢

面對孩子的情緒失控不慌張,3方法助孩子冷靜

威斯邁編輯部2021-07-27專欄文章,親子教養

「不要~不要!我不要吃飯!」、「寶寶常常動不動就生氣,一生氣就大鬧公共場合,趴在地上不肯離開。」您的孩子是否也常出現這種「情緒爆炸」性的舉動呢?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形?孩子情緒一來,就這個不要,那個也不要,大哭大鬧,真是難以招架,家長該如何面對孩子化身情緒小暴龍呢?

 

處理孩子的情緒前,我們應該先了解:孩子產生情緒的原因。孩子最常哭鬧的幾個可能無非是生理、心理上的原因,或是需求未被滿足的時候。

 

生理上,孩子會因為睡眠不足、肚子餓或身體不舒服而哭鬧,最常出現在兩歲以下不太會語言表達的孩子身上。

 

心理上,孩子可能因為害怕、害羞、緊張,甚至挫折、分離焦慮等因素而哭鬧。要是孩子的需求未被滿足,舉凡:家長不買玩具、和同伴爭搶玩具,或是家長強硬規定時,孩子大哭大鬧也時有所見。家長若在日常生活中多觀察孩子的作息、瞭解孩子平時的個性,做好預防和事前教育,便能夠避免孩子在大庭廣眾下鬧脾氣。

 

孩子不像成人,有豐富的經驗去處理情緒,能夠將生理狀況或心理感受,用語言清楚表達出來並讓人理解,進而抒發情緒。因此家長的引導與教學就特別的重要。

 

先處理孩子的心情,再處理事情


在孩子情緒風暴來襲時,爸媽需要「停—看—聽 」,先不急著說教,只會讓情緒失控的孩子更無法冷靜下來。爸媽首先需要停下來覺察自己的情緒,避免被孩子情緒感染,失去理智,穩定自我情緒,給予孩子面對情緒的合宜態度典範。

同時,不急著否定批判孩子,當我們說:「不准哭!」「不要鬧了!」「你又亂丟東西!」「怎麼那麼皮!」我們心裡可能是想糾正孩子此刻的行為,但孩子心裡接收到的是「媽媽不喜歡我,媽媽在否定我⋯⋯」長期下來很容易導致孩子的自我價值感低落,甚至覺得不被愛,長成難以彌補的傷害。

 

幫助孩子描述情境、命名情境


針對開始能夠透過語言表達感受的孩子,可以利用以下方法

 

回應法:情緒高漲的孩子最適用的就是「安撫」,透過溫柔的表情、堅定的語氣,讓孩子知道我們陪伴著他,使他先稍微平息。

同理法:試著描述孩子的情緒,儘可能說出他的感受,並且同理他,等到孩子情緒較為平穩後,詢問確切的原因。

定位法:當孩子的引導者,心平氣和地引領他到正確的方向。例如告訴孩子:「我知道你想買玩具,不過今天是要來幫忙買衛生紙的,等到你生日就可以買玩具了!」。

 

機會教育,陪伴孩子找情緒出口


若孩子仍然無法平靜,不妨先帶孩子離開人多的地方,給予彼此時間冷靜,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,給孩子久一點時間,陪在他身邊,讓他知道他可以安心的宣洩情緒,是很好的幫助,也是珍貴的教育機會。 

 

難過的時候,可以這樣說:「如果難過就先哭一下,媽媽陪著你」生氣的時候,可以給孩子一種安全發洩的建議:「生氣的話可以槌這個枕頭,發洩一下」等待情緒穩定後,告訴孩子以哭鬧的方式並沒有辦法達成目的,應該要如何正確表達感受。最後家長也要分享自己當下的心情,讓孩子瞭解哭鬧時大人的感受也會不好,多讓孩子同理自己的感受,孩子也較能夠去調整自己表達的方式。 

 

 

#情緒小暴龍 #孩子情緒爆炸 #情緒表達 #兒童情緒問題 #孩子情緒起伏大

 

瀏覽紀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