優惠活動 最新消息 購物車 訂單查詢

嬰幼兒用藥須知,外用藥、內服藥應注意什麼呢?

嬰兒與母親2016-07-21專欄文章,寶寶照料

 

嬰兒與母親 5月號 NO.475

採訪撰文/Jessica
責任編輯/湯佳珮
諮詢/亞東紀念醫院藥學部藥師簡美如

家有嬰幼兒,每年可能不定時因皮膚過敏、氣喘發作、感冒發燒等因素就診,從醫療院所帶回不同種類的藥水、藥丸、藥膏……如何正確外用或內服藥物並妥善保存,全考驗著照顧者的細心與耐心,以良好用藥觀念守護孩子的健康。

 

孩童非成人縮小版,用藥應謹慎

多年來醫界倡導「18歲以下看兒科」的觀念,讓越來越多家長意識到孩童並非成人的縮小版,生病時常會顯現不同症狀,由專科醫師診斷才是最正確的作法。相同道理也適用於藥物上,嬰幼兒用藥不光是依體重衡量,還有許多細節有待注意,才能周全顧及用藥安全,幫助孩子早日恢復健康。以下依藥物類型畫分「外用」、「內服」、「其他」三大類別,身為照顧者的你,請務必徹底了解!

 

外用藥物

有別於吃下肚的內服藥,我們將非經腸胃、局部使用的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氣喘吸入劑、皮膚治療用藥,歸納在「外用藥物」類別裡。

 

眼用藥物

嬰幼兒較常因眼睛過敏、結膜炎、角膜受傷、細菌感染等問題就醫,經醫師診斷後會開立眼用藥膏、藥水,供家長帶回並協助點藥。使用時,有下列重點應注意:

 

Point1.藥物點入下眼瞼三角溝

成人習以為常「朝黑眼球點藥」,其實是錯誤的方式,亞東紀念醫院藥學部藥師簡美如提醒,無論眼藥膏或藥水,正確點藥法是將下眼瞼拉開,將藥物點入三角狀小溝槽內(用藥量為藥水12滴,藥膏從眼頭往眼尾點「一粒米」的量),點好藥後眼睛閉上、輕輕轉動眼球將藥物帶向四周,並輕壓眼頭一分鐘,避免藥物順鼻淚管流失。

 

Point2.用藥順序:澄清狀→懸浮狀→膏狀

若同時使用一瓶以上的眼藥水,會考量藥物吸收力決定點藥順序,先用澄清狀眼藥水,再使用懸浮狀眼藥水(用前先搖勻),最後則是眼藥膏,藥水或藥膏各間隔5分鐘再換下一種。

 

Point3.睡前點藥更安全

年幼孩童一見到藥物靠近眼睛便會懼怕,簡藥師建議,可以趁孩子睡著時點藥,此時抗拒力低相對較安全。一般來說,眼藥膏質地較黏稠,可能導致暫時性視覺模糊,通常白天以眼藥水為主,夜間或睡前才會使用眼藥膏。

 

Point4.開封一個月即丟棄

眼藥水、眼藥膏如未開封,可參考包裝上的保存期限;一旦打開就會逐漸滋生細菌,為保護敏感、嬌弱的靈魂之窗,開封後一個月未使用完畢請丟棄。

 

 

耳用藥物

目前臨床上嬰幼兒使用的耳用藥物,以滴劑劑型為主,常見目的如治療中耳炎、黴菌感染、細菌感染、軟化耳垢等。

 

Point1.點藥遵循三上三下口訣

嬰幼兒的耳部構造和大人不同,點藥時請採取耳朵朝上的趴姿,依「三上三下」的口訣點藥──3歲以上耳垂向上拉、3歲以下耳垂向下拉,確認第一滴藥已流進耳道再點下一滴,點好藥後讓孩子維持姿勢5分鐘,讓藥水在耳朵內浸泡一下才可起身。

 

Point2.勿任意停藥以免復發

耳朵用藥常含抗生素成分,請務必遵照醫囑完成療程,切忌隨意停藥,以免未痊癒又再度復發。

 

 

鼻用藥物

常見以過敏性鼻炎、鼻涕倒流、流鼻水、打噴嚏等原因而需要使用鼻噴劑型藥物。

 

Point1.掌握正確噴藥3原則

噴藥時應掌握「鼻子夠乾」、「角度正確」、「搭配吸氣」三項原則,先將雙手洗淨、鼻子擦乾,鼻腔內如有鼻水請先擤出來,噴劑搖勻後將噴頭伸入鼻孔,遠離鼻中膈,朝鼻翼位置噴藥(即朝向耳朵角度),同時間鼻子吸氣、嘴巴吐氣,藉呼吸將藥物帶入鼻內微血管吸收。另外,噴藥時請採坐姿而非躺姿,以免藥水直接流入喉嚨。

 

Point2.兩邊鼻孔同時噴藥

請依循醫囑及藥袋指示用藥。以過敏性鼻炎為例,若藥袋標示「每日1次,每次噴1下,固定時間使用」,即指每天在固定時間(例如睡前)朝兩側鼻孔各噴藥一下,而非僅在一側鼻孔噴藥。

 

Point3.持續用藥,穩定控制病情

簡美如藥師提醒,若因過敏需使用鼻噴劑,應將一罐藥劑使用完畢或是持續用藥12個月,切勿稍有改善便自行停藥,持續用藥能讓鼻腔黏膜、鼻竇徹底消炎,使症狀獲得穩定的控制,避免過敏反覆發作。

 

 

氣喘吸入劑

過敏是現代人的通病,如果孩子具有氣喘體質,很可能從小不時與氣喘吸入劑為伍。使用氣喘吸入劑與否,得經醫師評估日夜發作頻率、運動狀況、肺功能等因素才能斷定。

 

Point1.別將氣喘吸入劑妖魔化

氣喘吸入劑的種類很多,有緩解急性氣喘的也有保養支氣管的,提到保養的吸入性類固醇,大家常有「月亮臉、水牛肩」的刻板印象,但如此全身性的副作用,往往是大劑量口服類固醇加上長期使用才會造成,一般吸入劑直接作用在肺部,較少出現全身副作用。因此,先注意局部口腔副作用即可,記得用藥後徹底漱口,即可降低副作用發生,若經評估認定需使用吸入劑,遵照醫囑按時用藥才能妥善控制氣喘。

 

Point2.吸入劑≠嚴重氣喘

氣喘和體質密不可分,可能因天氣變化、感冒、二手菸、塵蟎等因素被誘發,所以控制良好的病人,還是為因應不時之需,備用緩解急性氣喘的吸入型藥物,並非拿到吸入劑就會跟嚴重氣喘畫上等號。

 

 

皮膚用藥物

小朋友常見的皮膚用藥以「殺菌」、「治過敏」、「治尿布疹」為主。現代許多孩子長期深受過敏困擾,尤其在急性發作期很可能紅癢到不停搔抓,除了塗抹外用藥膏外,更應遵照醫囑搭配內服藥物控制病情。

 

Point1.別一味抗拒類固醇藥物

急性發作期的皮膚疾病特別令人難受,此時很可能會運用類固醇治療,但對類固醇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,常讓家長為此憂心忡忡。簡美如藥師表示,醫師會視病情、年齡、部位來選擇類固醇強度,孩童通常以弱至中效為主,且類固醇藥物一般不會長期使用,急性期可放心用藥控制,才能將對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。

 

Point2.藥膏請薄擦、塗勻於患部

孩童的皮膚薄,和大人相比通透性佳、吸收力高,用量以薄擦、塗勻為原則(抹開後看不見白色藥膏),只需塗抹在患部,避免大量塗抹類固醇以免造成全身性副作用。有時家長反映藥膏量不夠,或是擦後反而更紅癢,追根究柢才發現是塗抹過厚導致,如此並不會增加藥效,反而會阻塞毛孔及增加身體負擔,修正使用習慣便能改善。

 

Point3.症狀未改善,請醫師調整用藥

每日塗藥次數應遵照醫囑,如果用藥時症狀未改善,切記不可自行增加使用次數及藥量,需向醫師反映來調整用藥。

 

 

內服藥物

提及嬰幼兒會使用到的內服藥物,底下又可畫分「液體劑型」、「固體劑型」兩類,各自對應著不同的使用重點,既然會吃下肚,就該更謹慎小心!

 

液體劑型藥物

基於用藥安全及餵食難易考量,現今有越來越多的兒童專用藥物以液體劑型呈現,減少伴隨磨粉而來的潛在風險。

 

Point1準確量取藥物

基於安全考量,兒童內服藥的給予劑量是依體重計算,簡美如藥師以自身服務的亞東醫院為例,若液體藥物的單次服藥量在3C.C.以下會附滴管,超過3C.C.則會附量杯,另外亦可使用針筒抽吸,都能準確量取藥物。

 

Point2開封一個月即丟棄

液體劑型的藥物常帶有甜味,開封後容易滋生細菌,即便沒喝完也不要收進冰箱,開封一個月就應丟棄。

 

 

固體劑型藥物

考量孩子無法吞嚥藥丸,家長們常會問:「可以磨粉嗎?」這也是醫師和藥師在工作的同時,常常必須解答的一大疑惑。

 

Point1.磨粉破壞劑型,影響藥效

簡美如藥師表示,每粒藥丸的功效不同,劑型設計也可能本來就不適合磨粉,舉例來說,腸溶衣劑型(腸衣磨粉後,藥物成分會傷胃或影響療效)、緩釋劑型(破壞緩釋外膜,體內藥物濃度迅速升高,可能產生副作用)、軟膠囊劑型(油狀藥物無法磨粉)等,一旦磨粉,效果都將大打折扣。

 

Point2.氧化造成性質不安定

藥物磨粉後將暴露空氣下,氧化受潮會使性質變得不安定,而有些藥物包著矯味外衣,磨粉反而會直接嚐到苦味,其他還包括藥物分包不均、互相汙染等問題。

 

Point3.優先選用液體劑型

只要面對年幼的病患,醫師多半會優先選用液體劑型(即水劑,為兒童專門用藥),不僅餵藥方便,帶有甜味也讓小朋友的接受度升高。

 

Point4.如何正確餵藥

如同前文提及,醫師常會優先選用液體藥物,餵藥時建議用專用餵藥器或針筒,在口內臉頰側放入藥物(避開舌頭味蕾以免突顯苦味),另外可選在孩子肚子餓時餵藥,飢餓的生理反應會提高藥物接受度。

 

Point5.服藥後嘔吐要補服嗎

若服藥後半小時內發生瀑布狀大嘔吐,建議補服一份藥物,但若超過半小時才嘔吐或嘔吐量少則不用補服,以免短時間服藥過量產生副作用。

 

Point6.遵循服藥時間,效果更佳

藥袋上標示了(1)飯前(2)飯後(3)空腹或隨餐均可等服藥時機,主要和飲食是否會影響藥效有關,舉例來說,某項藥品飯後服用會影響效果或易生副作用,給藥時會建議在飯前服用。藥袋上隱藏的小學問,服藥前可得多留意一下。

 

 

其他類→栓劑

兒童所使用的栓劑(塞劑)以退燒作用為主,其外觀狀似子彈、質地類似肥皂,給予劑量同樣依據體重來判定。

 

Point1.塞藥時不可亂動

用藥當下若孩子的情緒躁動抗拒,為了讓栓劑順利滑進體內,可在藥物前端塗抹少許凡士林潤滑。一般來說,因體溫就能融化藥物,只要孩子乖乖配合暫時不亂動,凡士林潤滑倒不是必備選項。

 

Point2.用藥後夾緊屁股

栓劑不一定要推入肛門23公分的程度,只要感覺藥物順利滑進去,不會跑出來就算成功,再讓孩子繼續趴著夾緊屁股一會兒即可。

 

Point3.通風陰涼處保存

許多家長拿到退燒栓劑便會詢問:「這個要冰嗎?」簡藥師表示,醫院以25左右的恆溫環境貯存藥物,所以栓劑能維持固體型態,但一般家庭並非恆溫環境,偶爾使用前會發現栓劑「軟軟的」,尤其夏天更是如此,該怎麼辦呢?建議栓劑帶回家後應存放於通風陰涼處,若使用前發現栓劑很軟,可暫放冰箱待其定型會較好使用。

 

Point4.退燒時,口服藥品優先於栓劑

口服藥物與肛門栓劑的作用時間與退燒效果並沒有明顯差別,如果有嚴重嘔吐、小孩拒絕吃藥等情形時,才考慮使用肛門栓劑。一般建議兒童應優先使用口服製劑,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,若孩子正在腹瀉便不適合使用肛門栓劑,以免藥物來不及吸收就被排出體外,無法發揮退燒效用。

 

 

家有嬰幼兒,貯存藥物應謹慎

1)存放乾燥、陰涼、通風處:無論是何種藥物,基本上都應存放在乾燥、陰涼、通風的環境,並選用密閉罐子收好,以防氧化變質。

 

2)特別標明再冷藏:如果外包裝或藥袋未提醒該項藥物應冷藏,則依照上述方法妥善存放即可,若無特別標明,則不需冷藏。

 

3)收納於孩童不易取得處:危險性較高如癌症藥物、精神科用藥等,通常出廠時就以安全瓶蓋盛裝(必須先用力下壓再轉,孩童無力打開),平時收納於孩子不易取得之處,避免誤食。

 

4)留意保存期限與質地:用藥前除了確認保存期限,拆開包裝後也要檢查是否已變色、變軟、受潮、沉澱,以免誤食下肚反而傷身或沒有療效。

 

5)別以藥物欺騙孩子:藥物不可隨意用其他瓶罐盛裝,以免小朋友看不懂內容物拿來誤食,服藥前也不應欺騙孩子:「來吃糖果囉!」否則可能混淆孩子的藥物概念,甚至趁大人不注意時偷拿藥吃,反而增加誤食的可能。

 

誤食藥物勿催吐,請即刻送醫

若孩子在好奇心驅使下不小心誤食了藥物,此時切勿強硬催吐,以免造成食道灼傷,應盡快帶孩子及剩餘藥物或外包裝就醫,讓醫師評估孩子的狀況和誤食該項藥物的危險性高低,緊急做恰當的處置。

 

 

簡美如

學歷: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系

現任:亞東紀念醫院藥學部藥師

 

 

*更多內容請參考:【嬰兒與母親】20165月號。http://www.mababy.com/

 

瀏覽紀錄